接種疫苗後可能發生的反應與處理
關鍵字: 預防接種 皮下注射 肌肉注射 皮內注射 疫苗 副作用
◎疫苗接種部位及途徑
幼兒預防接種為盡量避開有神經及血管的部位,一般選擇於大腿前外側或上臂三角肌接種,針對2歲以下嬰幼兒,建議接種部位為大腿前外側。而活性減毒的水痘、日本腦炎及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採皮下注射,其餘不活化疫苗則採肌肉注射。另卡介苗應接種在左上臂/三角肌中點,採皮內注射。
◎接種疫苗後可能發生的反應與處理
接種疫苗後可能發生的局部紅腫、疼痛,通常2-3天內會消失,至於發燒如係在該項疫苗所列可能時間發生,可使用醫師給的退燒藥,但如高燒不退或有其他特殊症狀,則可能染患其他疾病,應儘速就醫診察,找出真正的病因。如本身有熱性痙攣的病史,在接種疫苗後,可能會增加出現熱性痙攣之機會,除需注意體溫變化外,亦請於接種前告訴醫師,俾利其評估退燒藥之服用時機。
各項疫苗接種後的反應及處理方法可參考兒童健康手冊內說明,若仍有預防接種相關問題,可撥打各地衛生局預防接種專線洽詢。
◎疫苗種類、反應及處理方法: ※卡介苗:
・注射後接種部位大多有紅色小結節,約3週後會開始腫脹,約6週開始形成膿瘍或潰爛,此時可以乾紗布覆蓋接種部位並以膠帶固定,若紗布潮濕或有分泌物沾黏時應更換,約經4個月開始結痂。
・如果接種部位出現下列情形,請提前回診由醫師為嬰幼兒作適當的評估與處置:1.接種 5 個月後,接種部位膿瘍未自動癒合結痂、2.同側腋窩淋巴腺腫大。
※B型肝炎疫苗:一般少有特別反應。
※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、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五合一疫苗:
・接種後1-3天可能發生注射部位紅腫、酸痛,偶爾有哭鬧不安、疲倦、食慾不振或嘔吐等症狀,通常2-3天後會恢復。
・不停啼哭或發高燒之症狀較為少見;而嚴重不良反應如嚴重過敏、昏睡或痙攣則極為罕見。
・如接種部位紅腫持續擴大、接種後持續高燒超過48小時或發生嚴重過敏反應及嚴重不適症狀,應儘速請醫師處理。
※水痘疫苗:局部腫痛,少數注射後5-26天於注射部位或身上出現類似水痘的水泡。
※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:在接種後5-12天,偶有疹子、咳嗽、鼻炎或發燒等症狀。
※活性減毒日本腦炎疫苗:一般可能有注射部位疼痛、紅、腫;少數於接種後 3-7 天出現輕微或中度全身無力、肌痛、易怒、食慾不振、發燒、頭痛等症狀,會在數天內恢復。至於嚴重過敏、昏睡或痙攣等症狀則極為罕見。如上述症狀持續未獲改善,應儘速就醫處理。
※不活化日本腦炎疫苗:一般少有特別反應。偶會出現注射部位疼痛,輕微發燒、腹瀉、類流感症狀等症狀。
※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:
・接種部位常有紅腫、疼痛現象,通常都是短暫的,會在數天內恢復,請勿揉、抓注射部位。
・如接種部位紅腫、硬塊不退、發生膿瘍或持續發燒,請儘速就醫。
・偶爾有食慾不振、嘔吐、輕微下痢、腸胃不適等症狀。
※流感疫苗:局部腫痛,偶有發燒、頭痛、肌肉酸痛、噁心、皮膚搔癢、蕁麻疹及紅疹等全身性輕微反應,一般會在發生後1-2天內自然恢復。
※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:
・接種後少數人可能發生注射部位疼痛、紅腫的反應,一般於接種2天內恢復。
・發燒、倦怠等嚴重副作用極少發生,接種後如有持續發燒、嚴重過敏反應,如呼吸困難、氣喘、眩昏、心跳加速等不適症狀,應儘速就醫,請醫師做進一步的判斷與處理。
※A型肝炎疫苗:一般少有特別反應,少數為接種部位紅腫痛。全身性反應不常見。